這幾年在包養網app中可以發現到:大學生在 dcard 搜尋「包養」這個詞的頻率越來越高,有些是大學生為了繳清學費、房租和生活費,也有些是剛出社會的女生,薪水不高卻想要存錢或改善生活,對所謂「Sugar Daddy」的世界抱著半信半疑。
問題在於,網路上的資訊很雜,有的文章只想把你導去某個平台,有的案例又太片面。所以很多新手會被誤導,以為只要長得漂亮,就能輕鬆被包養。但實際上,如何被包養是一個有流程、有技巧,也有風險的過程。

第一步:被包養前要先做好自我定位
如果你想知道「如何被包養」,第一步不是上包養網亂加 Daddy,而是先盤點自己能提供什麼。
年齡是一個因素。根據行情觀察:18–23 歲女生的行情大約落在 6–10 萬/月,24–28 歲是 4–6 萬(如果社交力強可以多加 1 萬),29 歲以上通常要靠才藝或成熟特質來彌補,行情低於 3 萬的情況不少。
外貌和身材確實會影響第一印象,但聊天能力、時間彈性也同樣重要。很多 Daddy 其實要的不是每天黏在一起,而是能聊、能懂分寸的人。
Dcard 上有女生直接建議,月行情要先定在 5 萬 作為錨點,普妹可以談到 4 萬,條件普通以下則大約 3 萬。而在另一篇 Daddy 向的文章裡則提到,多數人實際能負擔的是 3–6 萬/月。這代表如果你一開始喊太高,可能會嚇跑本來就大方的對象,喊太低,則可能讓自己掉進低價惡性循環。
所以最穩妥的方式,是根據自己的條件和能付出的時間,先設定一個合理的區間,然後再用見面後的互動去調整。這樣才能讓「被包養」這件事變得有談判空間,而不是一開始就陷入被動。
第二步:建立能被注意的個人檔案
很多女生問我:「要怎麼樣才會真的被 Daddy 注意到?」
我看過上千個帳號,坦白說,大部分人敗在個人檔案。
首先是照片。這不是交友軟體,你放一堆濾鏡自拍或裸露照,反而會被認為不專業。比較好的做法是用乾淨的背景、自然的光線,展現生活感。平台建議的方向也差不多 — 有些教學文章甚至特別提醒,不要用可以反查到個資的照片,比如家門口、學校制服。
再來是文字。很多人檔案只寫一句「嗨」或丟幾個表情符號,這完全不行。在給甜心的教學中就提到,自我介紹最好包含幾個關鍵:感情狀態、職業、可接受的預算、以及能見面的地點。這樣 Daddy 一看就知道你的條件跟需求,而不是猜來猜去。
Dcard 上的女生也建議,第一封訊息不要用「哈囉」開場,而是清楚說明你在找什麼樣的包養關係。舉例來說:「我希望是每月 4–5 萬的長期包養,頻率大約一週一次吃飯聊天,不涉及肢體接觸。」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直接,還能幫你快速篩掉不合適的人。
在這裡,能不能「被包養」其實不是取決於你多漂亮,而是你能不能讓對方感覺到清楚、安全又專業。照片和文字檔案,就是第一道篩選門檻。
第三步:如何開始第一次見面
很多新手會卡在這一步:帳號聊得不錯,但真的要見面時,心裡還是怕。
怕遇到詐騙,怕對方跟照片不像,怕被硬拉去旅館。
這些擔心都是合理的,所以第一次見面怎麼安排,幾乎決定了你能不能真正走進「被包養」的關係。
最安全的方式,是把第一次見面當成「面試」。地點最好選在咖啡廳或百貨美食街,公開、人多,白天更好。Dcard 上的女生就建議,第一次見面至少要有 1,000 元以上的車馬費,不然乾脆不要出門。這個小金額不是賺錢,而是篩選 Daddy 的誠意。
但另一派的聲音來自 Daddy 社群,像這篇 Dcard 文章就提醒,先付整月很容易被消失,所以他們偏好先用 PPD(Pay Per Date,一次一付)的方式。這樣雖然不一定立刻達到「包月」,但至少雙方都有時間觀察,避免一開始就陷入高風險。
所以在第一次和甜心寶貝約會時,最好的做法就是開門見山,把彼此的底線講清楚。
例如你可以說:「我希望我們第一次見面只是聊天,不涉及肢體接觸。如果彼此感覺不錯,再往長期方向談。」這句話看似簡單,卻能避免掉很多誤會。
另外一個被忽略的細節是「驗證」。Daddy 端常常會要求視訊,以確認對方不是照騙;同樣地,你也可以要求對方出示「平台對話紀錄」,來判斷是不是代聊。這些動作看似麻煩,但卻是能不能「真的被包養」的第一道保險。
簡單說,第一次見面不是浪漫約會,而是一場條件確認。你要把它當作一個過濾器,確保自己走進的,是一個安全、可持續的包養關係。
第四步:被包養時要怎麼談條件
能不能「真正被包養」,很多時候卡在這裡。
因為第一次見面後,雙方如果覺得還不錯,下一步就是「談條件」。但大部分新手最怕這一步,要嘛不好意思開口,要嘛講得太模糊,最後鬧不愉快。
我常跟新加入的女生說,談條件最忌諱「模糊」。
你如果只說「希望對方給生活費」,這種話誰都能答應,真正實際操作時卻會出現無數灰色地帶。最好的方式,是把需求具體化,並且留在對話紀錄裡當作默契。
舉個例子,有人談得清楚:
「希望是每月 5 萬,見面大約一週一次,兩到三小時為主,不涉及肢體接觸。」
這樣的文字,看似冰冷,卻能省掉後續一堆糾紛。因為你已經定義了 金額、頻率、時間、界線。

當然,這裡會遇到一個常見的爭議:要不要一開始就包月?
Dcard 女生多半主張,要看對方有沒有誠意,就看願不願意先包月。但 Sugar Daddy 就有人提醒,最安全的做法還是 PPD(逐次支付)→再轉包月。
其實兩派都沒錯,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接受風險。如果你需要效率,先包月可以快速鎖定對象;但如果你重視安全,先逐次再轉包月會更穩妥。
不管你選哪一種,記住一定要用「對話紀錄」留下痕跡。見面次數、臨時取消怎麼處理、哪些紅線不能碰,最好都打字確定。這不是因為不信任對方,而是因為包養本來就沒有法律契約可保障,唯一能依靠的,就是雙方事前說清楚、事後有紀錄。
第五步:如何避免在被包養過程中受騙
很多人以為「如何被包養」的難題只是找到 Daddy,但實際上,真正危險的地方往往發生在被包養的過程裡。我看過最多女生踩坑的案例,幾乎都集中在幾種常見的狀況。
第一個是 先傳私密照,後續被勒索。有些 Daddy 會在聊天時提出要求:「先傳幾張性感照,證明妳是真人」或者「先給照片才好安排見面」。問題是,這些照片一旦傳出去,就完全失去控制。我認識過的案例裡,有女生後來被威脅,如果不答應更多條件,就要把照片外流。這就是為什麼給甜心的提醒文章明確寫著:嚴禁用私密照當見面前提。
第二個是 被誘去私人空間,結果被偷拍或強迫。Dcard 上不少女生提醒,第一次見面時,如果對方堅持要去旅館或住家,風險極高。有人真的遇過偷拍,事後拿影片威脅要錢,這種心理壓力比錢損失還可怕。正因如此,第一次見面只能放在白天的咖啡廳或公開場合,這已經是圈內幾乎共識的規則。
第三個狀況,是 「假大方」套路。對方在訊息裡講得很慷慨,隨口就是「5 萬沒問題」,女生以為找到穩定包養,結果見面時卻臨時改口,只願意給個小額車馬費,甚至直接提出性要求。這種「釣魚式」的套路,讓很多新手覺得自己被耍弄,最後不只沒拿到錢,還背上了心理陰影。
再來還有 假投資、假幫忙。有些 Daddy 會刻意拉近距離,等女生信任後再說「有個投資機會」、「借我一點錢,之後我會給更多回報」。這類劇本跟交友詐騙很像,只是換了「包養」的外衣,最後錢投進去就收不回來。
最後一種是 個資外流與跟蹤。女生一開始就把 IG 或 FB 真帳號給對方,後來不想再見面,對方卻透過這些線索追蹤到她的住家或學校。這就是為什麼平台一直提醒,最好使用新的信箱、專屬的帳號,不要讓對方有機會反查到你的真實生活。
所以,如果你真的想知道「如何被包養」,請記住:能不能拿到錢不是唯一的重點,保護自己才是。不傳私密照、不去私人空間、不給真帳號、錢逐次收,這些不是小心眼,而是讓你能安全地走下去的基本條件。
第六步:被包養後的長期規劃
很多女生以為,「如何被包養」的終點就是找到一個固定 Daddy,每月有筆錢進帳,好像就能解決生活問題。
但我看過太多案例,真正的挑戰其實是「被包養之後,要怎麼走下去」。
在 YouTube 的訪談裡,就有人分享過自己月領 8 萬,比起上班族還爽。但她也很誠實地說,這不可能是一輩子的事。外貌會變、條件會變,Daddy 的需求也可能隨時結束。
所以如果沒有規劃,拿再多錢也會花光,最後回到原點。
最現實的做法,是把被包養當作一個「階段」,不是長期依靠。
我常建議女生,把這筆錢分成三個部分:
- 一部分用來應付生活開銷,讓自己不必焦慮基本需求。
- 一部分存起來,累積安全感,至少留下一筆緊急預備金。
- 最重要的一部分,要投入在自己身上,比如學語言、學專業技能,或存學費。
很多人忽略這一點,以為被包養能改變人生,但其實它只能給你一個「喘息空間」。
真正能改變未來的,是你在這段時間裡存下來的能力和選擇。
另外,退場也要有計劃。有些女生因為不想再見 Daddy,就直接消失,結果對方懷恨在心,把聊天紀錄或照片散出去。這種事我看過太多,所以我總提醒:要懂得好聚好散。即使不再繼續,也要保持基本尊重,才不會留下不必要的風險。
所以,當你問「如何被包養」,答案不只是如何開始,而是要想清楚 之後要走去哪裡。
如果你能在被包養的期間,存下一筆錢,學到一項技能,讓自己有選擇權,那麼這段經歷才算是有價值的。

結語:如何被包養?
很多人以為「如何被包養」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,好像只要找到 Daddy,就能一步到位。
但從我多年經驗來看,真正的答案其實是一個過程。
你要先有清楚的自我定位,知道自己在哪個行情帶,什麼條件能談什麼價。
你要會經營個人檔案,讓人一看就知道你的期望,而不是模糊不清。
你要懂得第一次見面的策略,用公開場合和車馬費去篩選對象,同時避免落入代聊或照騙。
你要能夠談條件,把金額、次數、界線說清楚,留在紀錄裡,減少後續糾紛。
你更要有警覺心,不傳私密照、不去私人空間、不給真帳號,避免把自己推向危險。
最後,你必須把這一切當作一個過程,而不是一個終點。拿到錢只是暫時,能不能用這段時間為自己換到未來的選擇權,才是真正的關鍵。
所以,當你問「如何被包養」,答案不是一個祕密公式,而是一串務實的步驟。
它包含了行情的現實、談判的技巧、安全的底線,以及長期的規劃。
常見 QA:關於如何被包養的常見問題
Q1:第一次被包養,要怎麼開口談錢?
A: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把需求直接寫清楚。比方說:「希望每月 4–5 萬,見面頻率一週一次,以吃飯聊天為主。」不要模糊,金額、次數、界線都要明確,並且留在對話紀錄裡,這樣才不會出現爭議。
Q2:被包養的行情大概是多少?
A:根據多數案例,3–6 萬/月是最常見的行情。Dcard 女生建議以 5 萬當錨點,大部分人實際能負擔的是這個區間。年齡上,18–23 歲可能到 6–10 萬,24–28 歲多是 4–6 萬,29 歲以上通常要靠其他優勢。
Q3:如何避免被包養過程中遇到詐騙?
A:女生常見的陷阱是「先傳私密照被勒索」、「被拉去私人空間遭偷拍」、「假投資或借錢」。最基本的防護就是:第一次見面一定要公開場合、錢用逐次支付(PPD)、不傳私照、不給真帳號。
Q4:車馬費一定要收嗎?
A:這個有爭議。Dcard 上的女生多半認為,第一次至少要有 1,000 元以上車馬費,算是一種誠意篩選。但 Daddy 社群有人認為,這反而會助長「照騙」或「吃車馬費」的風險。建議做法是:如果收,就定低額;或者直接以 PPD 代替。
Q5:長期包養比較好嗎?
A:長期包養確實能提供穩定感,但也有風險。如果一開始就簽死包月,可能會遇到 Daddy 臨時反悔;但如果只談 PPD,雖然安全,卻不一定能帶來穩定支持。比較好的做法是,先逐次觀察,再逐步轉向長期。
Q6:被包養之後,要不要跟朋友說?
A:多數人選擇保密,這是個人決定。不過為了安全,建議至少要有一個信任的朋友知道你的行程,最好能分享定位,這樣遇到狀況才有人能幫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