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概況與趨勢
過去五年(2020–2025),台灣的包養(Sugar Dating)市場規模顯著擴張,參與人數大幅增加。據近期報導,一家海外包養網站(2023年進入台灣)在短短半年內宣稱吸引超過5萬名會員註冊。雖然數字可能略有灌水,但已透露出台灣包養族群已達數萬人規模。「乾爹」在人口中的佔比亦居亞洲前列——SeekingArrangement調查顯示,台灣平均每萬人有約11.6位Sugar Daddy,密度僅次於香港(38位/萬人),遠高於日本、馬來西亞等地。由此可見,台灣的甜心經濟需求不容小覷。
成長趨勢: 2019年以前台灣的包養交友仍屬小眾現象,平台選擇有限,主要依賴國際網站(如美國的SeekingArrangement)和零星本土論壇。但自2020年起市場進入快速成長期。隨著媒體開始關注報導,越來越多年輕族群投入此類關係,帶動相關服務需求攀升。據《台北時報》2024年報導,全台包養交友網站已接近10家;相比五年前,平台數量與用戶數皆成倍增加。以Sugarbook為例,這家2016年創立於東南亞的包養平台於2023年10月高調進軍台灣,上線繁體中文並大舉廣告宣傳,半年內累積了逾50,000名本地會員。本土新創如SugarElite,aSugarDating、甜心花園網、男人夢想網等更是在近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,標榜專為台灣乾爹與甜心媒合。可以說,2020–2025年間台灣包養市場從無到有、由少變多,呈現爆發式成長。
主要參與者: 目前活躍的市場玩家包括國際和在地平台。國際方面有SeekingArrangement(現更名Seeking)及Sugarbook等;本土經營者則有SugarElite、aSugarDating、SugarMeet、85寶貝等多個品牌。平台運作模式大同小異:提供線上會員制交友服務,讓有經濟實力提供資助的「Sugar Daddy/Mommy」與尋求高品質生活的「Sugar Baby」配對互動。營利模式主要是收取會員費或訂閱費——通常甜心寶貝免費註冊,乾爹乾媽付費升級VIP以獲得留言、查看照片等權限。某些平台亦可能透過廣告或禮物抽成變現,但VIP會員費是最主要收入來源。例如有學者指出,包養網站每月可從VIP會員收取高達數千美元,等同以第三方身份從中獲利。不過平台對外宣稱僅提供交友服務,強調「你情我願」「互惠關係」而非金錢買賣。總體而言,過去五年台灣包養市場呈現高速成長態勢:平台數量激增,用戶基數從少數拓展到數十萬等級,顯示出旺盛的市場潛力。
使用者分析
Sugar Daddy與Sugar Baby特徵: 台灣的Sugar Daddy(乾爹)與Sugar Baby(甜心寶貝)族群以年齡層和背景來看,各有典型輪廓。乾爹多為經濟條件優渥的男性,中位年齡約在30–50歲之間;與一般刻板印象中白髮富翁不同,許多台灣乾爹其實只有三四十歲。有報導指出,甚至出現20多歲事業有成的年輕乾爹,他們在普通交友市場屢碰壁,轉而透過包養尋求無壓力的約會關係。乾爹職業背景往往是企業主、高階經理人、專業人士(醫師、律師等)或科技新貴,收入水準處於社會上層。全球資料顯示Sugar Daddy平均年收入約44萬美元(約新台幣1300萬元);台灣乾爹的平均收入或許略低於此,但也多在社會中上階層。甜心寶貝則幾乎清一色為年輕女性(也有極少數男性甜心)。年齡主要落在18–30歲區間,以大學生和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為主。Sugarbook公開的台灣數據顯示,甜心寶貝年齡以18~29歲最多,職業分布中學生佔約36%,其次是服務業(15%)和教育界從業者(14%)。也就是說,超過三分之一的台灣甜心是學生族群,包括大專院校生;另外還有部分是補教老師、教師等教育業(14%),以及餐飲、百貨等服務業年輕女性。這些甜心通常具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,不少人在校或剛畢業,經濟能力有限且渴望額外收入來改善生活品質。
使用者動機差異: 台灣Sugar Baby的動機多半圍繞經濟因素和生活考量。由於近年低薪高物價的環境,不少年輕女性希望透過包養關係減輕學貸壓力或生活負擔,用於支付學費、房租和日常開銷。這與美國的情況類似——許多美國甜心寶貝以獲得學費資助、償還助學貸款為目的加入所謂「Sugar Baby大學」。相較之下,日本的援助交際(援交)文化則更多涉及一次性交易,少女為購買奢侈品或零用錢與中年男子約會,是較短期且具地下性的行為。台灣的Sugar Dating通常發生在成年人之間,傾向建立長期固定的援助關係,這點更接近歐美的模式而非日本援交。除了金錢需求外,一些台灣甜心也享受被寵愛的感覺、奢華約會體驗,以及拓展人脈見識的機會(例如接觸到成功企業家圈子)。對乾爹而言,動機除了追求年輕貌美伴侶之外,部分人強調的是情感交流和被崇拜的滿足感。有訪談指出,乾爹們覺得Sugar Dating有更多“戀愛的感覺”,因為甜心會陪伴約會並提供類似女友的體貼,使他們在金錢支出之外也獲得情感慰藉。而有些較年輕的乾爹(20多歲)坦言選擇包養是因為沒有時間經營普通戀愛,或者不想承擔傳統交往的責任義務,希望關係更輕鬆無負擔。相比其他國家,台灣的Sugar Dating動機介於西方式的務實(支付教育費用等)與亞洲傳統的經濟壓力驅動之間:既有美國式「為夢想買單」的成分,也受到香港、日本那樣高房價、高生活成本的現實所推動
交易模式(固定月費 vs. 按次計費): 在包養關係的金錢安排上,台灣的乾爹與甜心常透過固定月供(月養)或按次給付兩種模式達成共識。訪談與經驗分享顯示,許多台灣Sugar Daddy會約定每月給予Sugar Baby一筆固定津貼,以換取穩定的陪伴關係。常見的月費水平約在新台幣4萬~8萬元之間,部分條件極佳的甜心有機會談到六位數(月十萬以上)。例如有甜心同時交往兩位乾爹,各自提供6萬月費,總計每月獲得12萬收入。固定月費模式讓雙方有較明確的長期預期,被視為一種“包月”式的照顧。而另一方面,也有不少人採取按次計酬的互動,即每次約會見面給付一定金額(俗稱「車馬費」)。從一些甜心分享來看,單次約會行情大約在新台幣1萬元以上,取決於是否包含親密關係等。《台北時報》提到有甜心每月約會4~5次即可獲得4萬~6萬元零用金——折合每次約會約1萬出頭,符合市場行情。“固定月薪”與“按次付費”各有支持者:選擇月費者往往希望建立較獨佔的長期關係,降低像性交易那樣一錢一交易的直白感;而按次計費則靈活自由,彼此沒有長期約束。就目前趨勢看,台灣的包養關係以固定月援助為主流(更貼近養成關係),但兩種模式皆普遍存在,常視雙方協議而定。
平台運作與技術
主流包養平台: 截至2025年,台灣主要的包養交友網站和App包括國際性平台與在地平台兩類。國際平台如美國的SeekingArrangement(求包養網站)以及亞洲的Sugarbook等,因提供繁體中文介面並投入市場行銷,已累積相當用戶基礎。本土平台則有例如SugarElite、aSugarDating、甜心花園網、SugarMeet、85寶貝等,號稱針對台灣市場量身打造。各平台在功能上大同小異:用戶建立個人檔案,上傳照片和基本資料(多數會標註年齡、職業、收入水平或希望的零用金範圍),乾爹乾媽可以瀏覽年輕異性的資料並發送訊息聯絡,甜心寶貝們則可篩選條件優渥的乾爹主動出擊或被動等待邀請。部分平台提供手機App,即時通訊及閱後即焚訊息等功能,方便雙方私聊並保護隱私。
隱私與安全措施: 因應此類關係的敏感性,各平台都強調對隱私的保護與對會員安全的重視。一方面,大多平台允許使用者匿名註冊,僅需email即可開帳號,毋須上傳身份證明;雖然註冊頁面通常會要求點選確認“已滿18歲”,但實際並未強制驗證,這暴露出潛在風險,但平台傾向將責任切割,於使用條款聲明“未成年使用本平台造成後果概不負責”。另一方面,不少平台引入人工審查和科技審核提高安全性。也就是說,乾爹用戶可能需提交財力證明(如銀行存款證明、薪資單)供平台驗證,以篩掉假冒的“假乾爹”;照片則透過AI比對偵測是否為網路下載的盜圖,降低詐騙風險。平台管理方面,業者通常設置檢舉和黑名單機制,發現會員有詐欺、騷擾行為時會停權封帳,以維持網站聲譽。一些平台聲稱有專人客服24小時待命,處理會員爭議並保障交易隱密進行。總的來說,包養平台在隱私安全上走一個平衡路線:既盡量降低進入門檻(保障匿名),又適度引入驗證與審查手段來提高信任度,避免惡性事件。
吸引新用戶的策略: 為了爭奪市場,各平台無不卯足全力行銷宣傳,吸引乾爹和甜心加入。常見的行銷策略有:強調高額回報、針對學生優惠、社群媒體宣傳等。許多包養網站的線上廣告充斥著誘惑性的標語與數字,例如宣稱“甜心寶貝每月可獲 NT$150,000 零用金”等夸張收益。這類廣告配上名牌包、豪車的圖片,塑造出紙醉金迷的生活想像,以吸引對金錢和物質有嚮往的年輕女性。同時,部分平台推出「學生專案」:例如號稱台灣第一的Sugarbook就提供在校學生免費升級VIP的方案,鼓勵女大學生們踴躍加入。這種策略迅速擴大了甜心寶貝用戶池,但也引來家長和議員關切,認為等於誘導學生。對於乾爹族群,平台則主打隱密奢華與優質配對。網站宣傳會強調會員素質高、有大量年輕漂亮的大學生可供認識,以及平台重隱私不洩漏資訊,消除高資產男性對身分曝光的顧慮。此外,一些平台會透過KOL(意見領袖)推廣,如邀請網紅YouTuber拍攝包養經驗分享影片,藉由軟性訪談宣傳包養生態,引發話題討論。這種不直接廣告但引起大眾好奇的方式,也有效為平台攬客。
平台變現模式與國際比較: 大部分包養平台的收費模式與國際慣例接軌,主要收入來自會員訂閱費。乾爹用戶通常需要付費成為VIP才能主動聯絡甜心,VIP費用視平台而定,每月從幾十美元到上百美元不等(台灣本土平台約落在每月數千新台幣級別)。甜心寶貝端多為免費使用,平台以此確保供給端人數,進而吸引更多付費的乾爹加入。相較一般交友軟體透過廣告、禮物分潤等盈利,包養平台由於性質敏感,幾乎沒有植入廣告,以免破壞用戶體驗或造成隱私疑慮。某些國際平台提供額外收費服務,如收入認證徽章、優先曝光等,讓乾爹花錢提升可信度或增加配對機會。也有平台(例如Sugarbook)提供內建付款功能,允許乾爹透過平台直接給予甜心零用金,平台從中抽佣,但此功能在台灣是否盛行尚不明朗。網站調查平均每位甜心每月獲NT$62,094零用金,暗示平台蒐集了大量交易數據。總體而言,台灣平台的變現方式與國際類似,都圍繞會員訂閱制。差別在於本土平台有時為了快速擴張,對乾爹收費略低於國際行情,或推出限時優惠,等站穩市場後再提高價格。也有平台以高端獨家服務為賣點,如推出一對一尊爵配對服務,收取更高服務費,類似國際上面向富豪的高階婚介模式。至於技術創新方面,目前台灣平台大抵沿用國際通行的架構,未有特別獨樹一幟之處,但為提升競爭力,未來不排除引入更多新技術。
風險與未來發展
未來3–5年發展預測: 參考國際趨勢和本地狀況,台灣包養市場在未來幾年可能持續發展,但速度與形式將取決於多種因素。一方面,經濟驅動力依然存在:只要整體低薪高壓的結構不變,仍會有年輕人選擇以包養來補足收入;而只要有富有人士存在,他們對年輕伴侶的追求也不會停止。因此需求面應該不減,市場規模有可能繼續擴大。尤其如果包養逐漸去汙名化,更多人敢於嘗試,將有新一波用戶湧入。然而另一方面,社會和法律壓力可能趨增,限制市場的無序成長。未來政府若出臺更嚴格規範(例如強制實名年齡驗證、禁止誇大宣傳等),可能使部分平台關閉或轉入地下,增長曲線趨緩。預計包養平台之間也將面臨整合洗牌:經過近年野蠻生長,未來幾年或許只剩下少數幾家可信賴的大平台繼續經營,小型和不合規者被淘汰。平台服務可能向高端化、細分化發展,例如推出只針對高淨值客戶的精英配對服務,或開發Sugar Mommy(女性贊助者)市場等新的利基。也可能因應社會反彈,平台會在宣傳上更低調內斂,甚至半轉型為普通交友但暗地提供資助選項的形式,以求生存。
科技對市場的影響: 新興技術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包養市場運作。人工智慧(AI)的運用最為明顯——目前已有平台用AI進行身份審核、風險偵測,未來這方面只會更加成熟。AI可以及時分析用戶聊天內容偵測是否有詐騙傾向,或透過人臉識別確認上傳照片是否為同一人,以避免身份造假。同時也可能出現AI客服/機器人,在初期與用戶互動,提高配對效率。不過AI也帶來新的風險:不肖份子可能使用AI偽造身份(如Deepfake合成美女照片、AI聊天假扮甜心)來欺騙乾爹,或相反偽裝成多金乾爹行騙甜心。平台將需要升級技術以對抗這類AI詐騙手法。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則可能對支付層面產生影響。如果乾爹改用虛擬貨幣支付零用金,交易將更難被追蹤,既保障了隱私也讓執法取證困難。某些包養平台或許會內建加密錢包功能,方便雙方轉帳且避免傳統金融紀錄。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還可能被創新性地用來訂立包養協議,例如約定在完成一定次數約會後自動釋放款項,避免任意毀約。當然,現階段這些應用仍屬前瞻想像,但技術發展可能在未來5年內逐步滲透這個領域。
可能風險與挑戰: 包養關係固有的風險在未來仍需高度關注。首先是各類詐騙陷阱:甜心寶貝方面,常見風險包括遇到假乾爹白吃白玩(事後不付錢)、被誘導投資金融詐騙、甚至被引誘從事違法勾當等。乾爹方面,則可能遭遇甜心的仙人跳(設局勒索)、被偷拍性愛影片事後威脅勒索,或捲入未成年欺瞞的麻煩。由於包養關係多在私下進行,受害者往往羞於報警,這給了不法之徒可趁之機。其次是隱私洩露風險:平台資料庫一旦被駭客入侵,乾爹甜心的個資外流,可能對當事人名譽造成嚴重傷害。特別是有些公共人物或社經地位高者涉足其中,一旦曝光影響難以估計。因此資訊安全將是平台營運的生命線,未來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保護用戶資料。此外,法律監管帶來的不確定性也算一種風險。倘若某起包養事件引發全國關注(例如未成年傷亡等極端案例),不排除政府快速祭出嚴厲管制甚至禁止性政策,屆時整個市場將面臨劇變。平台可能被迫關閉或轉入地下,參與者也將承擔更高法律風險。最後,包養關係對心理健康的隱患亦值得留意:甜心長期處於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中,可能影響其自我價值感;乾爹若過度沉迷包養關係,也可能影響正常婚姻家庭。這些軟性層面的負面效應,未來也許會有更多討論。
綜上所述,台灣包養市場在可見的未來仍會存在並演進。在機會方面,市場可能更成熟、更多元(例如出現同志包養等新類型,技術加持下的服務體驗提升,促使部分人將其視為一種常規交友選項;在挑戰方面,道德爭議和監管陰影始終揮之不去,稍有不慎便可能迎來嚴厲打擊。平台和用戶都需審慎因應,尋求在合法與安全的範圍內發展這種特殊的關係模式。
下表整理了2020–2025年間台灣包養市場的一些關鍵數據與發展趨勢,以供參考:
年份 | 台灣包養市場發展趨勢 |
---|---|
2020 | 包養交友剛起步,主要透過國際平台(如 SeekingArrangement)的小圈子活動,整體市場規模有限。對「包養」議題的討論開始增多:根據Google關鍵字統計,2016–2020年間「包養」相關搜尋結果增至約301萬筆,成長逾100%(顯示大眾關注度上升)。平台數量僅數個,使用者估計僅數千至一兩萬人。 |
2021 | 市場快速成長,陸續出現本土包養網站。媒體開始報導相關現象,YouTuber訪談包養甜心寶貝影片引發話題。調查發現乾爹年齡主要在30~40歲之間,與傳統印象的老年富翁不同。包養族群漸擴大,行情逐步透明化。 |
2022 | 包養交友更趨普遍,新平台持續湧現,用戶數量增長。甜心寶貝分享的行情:約會一次酬金約1萬多元,月約可得4–6萬元零用金。此時包養文化在年輕族群中已不再秘而不宣,討論度提高,相關風險案例(詐騙、仙人跳)開始見諸報端。 |
2023 | 市場進入爆發期:亞洲大型平台 Sugarbook 正式登台(10月),短短半年吸引逾5萬人註冊。多家新創包養App上線,全台活躍包養平台近10家。Sugarbook公布首份台灣甜心寶貝數據:當年台灣會員數已超過3萬甜心、1萬多乾爹(甜心佔68%);甜心平均每月獲約6.2萬元零用金,其中36%為在校學生。包養議題引發政府關注:地方議會要求警方強化對未成年誘誘的防範。 |
2024 | 市場規模續增。Sugarbook用戶總數攀升至約5萬人(甜心與乾爹比例約68:32)。本土各平台用戶也持續成長,全體包養參與者估計突破十萬人規模。社會討論更趨公開:媒體頻繁報導包養所衍生的安全問題;同時有更多年輕人將其視作一種現實選項而非禁忌話題。 |
2025 (預測) | 市場進一步成熟但增速可能放緩。預期包養網站更重視身份驗證與隱私技術導入(如區塊鏈支付)以提升信任度。用戶數量可能繼續上升,但政府若開始實施明確規範,市場將受限轉型。跨國包養互動增加,平台功能更加多元(例如支援 LGBTQ 族群包養。整體而言,包養市場將在道德輿論與監管環境中尋求平衡發展。 |
參考資料:
